從無數次的挫折到上岸 - 美國碩士生八個月的求職挑戰

前言

這篇文章分享我在2023年,就業市場狀況非常差的情況下,歷經八個月才努力找到全職工作的經驗。求職的漫漫長路上,除了心態上的轉變和領悟,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準備、面試、被拒絕中,對於找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見解。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在未來探索的過程中,抱持好的心態並且不斷學習突破成長。

留學生的常見組合技

大部分來美國念碩士的留學生都是以畢業後在美國工作為目標而來。最常見的組合技,就是在碩士第一年的暑假找到暑期實習的工作機會,透過良好的表現,獲取在第二年春季或夏季畢業後回來同公司同崗位的正職工作(return offer)。有些時候,同公司同崗位不一定會在你畢業的時候剛好有開職缺,所以也有些人會加入同公司不同部門(依據不同公司規定,return offer可能會也可能不會要求額外面試)。萬一實習的公司在你畢業時完全沒有在徵才,可以考慮相同領域的其他公司,鑒於你有在該領域的實習經驗,大多時候對方也會比較容易相信你有把工作做好的能力。

講了這麼多,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你要先在第一年暑假找到暑期實習機會。然而,老天爺顯然想讓我多學點東西。

我自己的規劃(趕不上變化)

在剛到美國的時候,我當然是對於這邊求職的狀況完全不了解,剛開始也曾天真地想過轉碼(去矽谷知名科技公司當軟體工程師),至今仍遙不可及(嗎)。我大學念的是清大,雙主修材料和經濟(雖然經濟系所學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機會在職涯派上用場…拭目以待)。我在高性能合金實驗室待了三年,從大三的專題生到畢業後的研究助理,專長應該是金屬材料、製程和材料分析,也曾發表了幾篇學術期刊。如果待在台灣沒有出國的話,沒意外會去台積電上班,至少我的同學都在那😄。

總而言之,來到美國的前半年有試著找軟體工程師的職位,除了Facebook讓我體驗過一輪面試之外,其他公司完全沒有下文。大概到了隔年一月,為了確保暑假有實習工作,我也開始找材料相關的實習工作。比較奇怪的是,我身邊一樣從台灣來的材料系同學很多都有收到半導體設備商三巨頭之一的應用材料的面試邀約,不曉得為什麼我完全沒有收到(可能是命運的安排)。我有想過是不是我曾經在同一間公司投過軟體工程師的職缺,所以讓我的履歷已經被刷掉了,但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過去,身邊的同學慢慢都找到實習工作了,而我是少數幾個還在努力掙扎的人。

該來的總會來

就這樣到了四月底,我終於獲得QuantumScape(QS)固態電解質研發部門的暑期實習機會。這是一間領先全球專門開發固態電池的新創公司,目前已經深耕14年,還沒開始賺錢🥹。我在QS參與了兩個專案,一個是我覺得很無聊的製程參數測試和資料分析,另一個是針對不同製程製造的電池做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是我第一次使用Python程式語言做數據分析(劇透:幫助我找到了現在的工作)。

以後有機會再分享我的實習經歷,雖然我覺得應該沒人有興趣(有興趣的話留言讓我知道😆)。

又是新的一年時期(9月 - 12月)

這陣子矽谷陸續傳出科技公司裁員的新聞,我甚至還以史丹佛台灣學生會會長身分受中央社記者邀請接受採訪 - 矽谷裁員潮 台留學生畢業工作難找。那時候我就明白,如果是在2019、2020科技公司大舉徵才期間或許還有機會,但在這個時期,我是不可能在逆風的景氣下和其他人競爭找到軟體工程師的工作。我當時也曾感到焦慮和迷茫,但逐漸清楚地意識到,放下對轉碼的執著,專注於材料專業才是更實際的選擇。

於是我就開始專注在尋找材料相關的職缺,主要以電池材料領域為目標。因為電池產業隨電動車和再生能源需求快速增長,在美國有比較多的就業機會,我也很幸運地在2021來史丹佛後加入了材料系做電池材料的研究團隊,雖然還稱不上領域專家,但至少比較有機會。

還有時間時期(1月 - 4月)

這段時間主要就是重複找職缺、投履歷,當時因為膝蓋受傷剛動完手術,也比較沒有心力找工作,把重心放在受傷後的復原。但仍然可以從求職網站或各公司職缺網站上發現應屆畢業生(New Grad)的職缺相當地少。

Me on a wheelchair
手術兩週後準備飛回美國開學的我(在工作和膝蓋之間,我永遠都會選膝蓋🥹)

沒有Leads時期(4月 - 6月)

好不容易,在四月的時候我找到了兩個機會:

  1. 去年實習的QS開出了量測工程師(Metrology Engineer)的職缺,因為出國前在台灣有在自動化感測器公司上班過半年,好像勉強沾得上邊,最後也的確獲得了面試機會。
  2. 在一場史丹佛辦的能源領域交流活動(Energy Networking)上,我偶然有機會和另一間做3D列印電池的新創公司Sakuu的技術長(CTO)聊天。聊一聊我就主動跟他說我在找工作,他就給我他的名片,後來我寄了email過去,輾轉就獲得了這間公司製程工程師(Process Engineer)的面試機會。

通常硬體工程師職位的面試大概有3至4輪:

  1. 人資電話面試(HR Phone Screen)
    HR確認面試者背景資料,和面試者確認對於職缺的幾個重要條件,如:工作地點、工作內容、薪資待遇等,進行確認。
  2. 初次or技術面試(Initial Interview / Technical Interview)
    職缺部門的經理(Hiring Manager)或資深員工進行簡單的面試,大概了解面試者能力背景,有時候會偷偷加入一些技術問題,考考面試者的專業知識程度。
  3. 實地面試(On-Site Interview)
    面試者做簡報,通常是約30分鐘的技術分享(tech talk,分享過去做過的專案或研究經歷) + 15分鐘的問答時間,結束後通常還會跟多名團隊成員一對一聊聊,其中可能會聊面試者過去的專案經驗、抽考技術問題、行為問題(Behavioral Questions)、或組員分享團隊的工作情況等,端看各個成員面試時喜歡問什麼,有些人可能甚至只會跟你聊天(看你談吐正不正常,或單純面試官在打混)。

我在前面提到的兩個機會,都進行到了最後實地面試的一關,而且在疫情後大家偏好線上面試的時代,我還都到了公司現場面試。其中QS是我主動要求對方讓我到現場的,因為我覺得人跟人有見過面還是會比較有印象,不確定是不是正確的決定。

總之兩個面試結束後,最終都沒有錄取。但還是在六月中開開心心地畢業了🙂。

Me on a bench
畢業了還找不到工作的我,也曾經考慮過留下來賣雞排(並沒有)

把握機會時期(6月 - 8月)

身為國際學生,都要面對殘酷又複雜的簽證規定,F1、CPT、OPT、start date、grace period、EAD、H1B…。總之有很多規則需要自己花時間去搞清楚,在這邊就不贅述(學校的國際學生辦事處通常都有不少資源,有困難記得主動尋求幫助)。對於沒工作的畢業生來說,最多只能失業4個月左右,但還是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以非勞工的身分加入或掛名到各種單位,讓你繼續留在美國找工作。

我當時已經漸漸看開,心想如果真的找不到工作,可能就回台灣發展。同時,我也用盡全力去向我的人脈尋求幫助,請業界的台灣人前輩幫忙內推、請實驗室老闆介紹我去他開的新創公司面試、請實驗室台灣人博士後學長幫忙內推Tesla…

最後很幸運地,博士後學長說他博士班的同學在一間新創公司Element Energy工作,做的專案結合電池和資料分析,覺得或許會對我的材料 + 電腦科學背景有興趣。於是我在兩週後就跟學長的同學透過LinkedIn接上,很快約了15分鐘聊聊。接著又在隔一週和主管一對一面試30分鐘,又過了一週就到公司辦公室進行最後一輪的實地面試。這期間也很幸運獲得應用材料技術專案經理(Technical Project Manager)的面試機會,也是到了現場進行了實地面試。

又經過了兩三週的漫長等待,我終於獲得八個月來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offer,上岸啦!這段期間我一直都還住在史丹佛的宿舍,在被踢出宿舍前五天收到錄取通知,當週週末就連夜摸黑跑路,凌晨四點搬家到現在住的Sunnyvale☀️。

Me on standing paddle board
在職涯載浮載沉等待面試結果的我在西雅圖和同樣找不到工作的朋友在湖上載浮載沉(適度的放鬆🙂)

錄取前的小故事

在Element Energy實地面試前,主管有發給我一份回家作業,內容是關於使用電池測試數據,建立數學模型預測和評估電池的有效壽命。我憑著這輩子在史丹佛材料系修過唯一一堂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課程的所學(和講義),努力完成了回家作業。

有趣的是,面試當天在多個一對一面試裡,其中一個面試官S(也是我現在每週見面的同事),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你只用了線性的模型而沒有考慮用非線性的模型呢?」我回答:「因為某某非線性模型(我學過的)在這邊不適用。」他又接著問:「那你怎麼沒有考慮用隨機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呢?」我說:「那是什麼?」

他接著跟我解釋,隨機森林模型是機器學習裡面非常基礎的一個模型,問我沒有學過嗎?我就老實地說老師沒教,跟他說我回家再去查查看。就這樣尷尬地結束了這個話題。

面試完後過了幾天,在週末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面試時提到的隨機森林,我想說我還是來查一查那是什麼好了。查了一下資料,我突然靈機一動:「如果我研究一下隨機森林到底是什麼,然後用它來解面試回家作業的問題,這樣好像可以展現我的積極態度。」於是我就花了兩三個小時,很快地學習了一下隨機森林的概念,看了YouTube影片scikit-learn關於隨機森林模型的程式呼叫方法,就把回家作業重新分析了一遍,事實證明隨機森林解決這個問題的確表現得更好。我接著就立馬寫了一封email給負責檢討我回家作業的兩個面試官,整理了一下新的分析結果,附上兩張圖,告訴他們我學會了,而且隨機森林真的比較好!(至今仍沒有收到回信🙂)

後來某天上班,我問同事S,我那時候面試完寄的follow-up email他們有看到嗎?對我的面試表現有加分嗎?他說有。

雖然我也不曉得到底有多大幫助,但現在在腦中模擬,如果我是面試官,遇到這樣的面試者,我會怎麼想?我會覺得他是一個態度積極、具有好奇心、聽得進別人的回饋意見、而且願意主動學習的人,雖然他沒有聽過隨機森林,但他回家後很快就學會也給出了更好的答案。除此之外,在眾多面試者中,這樣的行為的確可以讓面試者稍微脫穎而出。當然這都是我的臆測,但或許就是這樣積極的follow up讓我最終獲得錄取。

事後點點連連看(Connecting the dots looking backward)

賈伯斯(Steve Jobs)在其著名的2005年史丹佛畢業典禮演講曾提出一個概念,「你只能在事後把過去的選擇或事件連起來」

在Element Energy工作一年後的現在,我才看見當初做的種種選擇如何引導我走到現在這一步。在QS實習做的資料分析project,可能只花了我兩週時間,卻讓公司認為我有處理電池數據資料的相關經驗。在史丹佛修過的唯一一堂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課,讓我有能力完成面試的回家作業,讓我現在成為了電池數據分析師。在電池實驗室的經歷(雖然我大多數時間都在忙課業沒空做研究),讓我獲得了實習的機會,也讓我認識了幫我介紹工作的博士後學長。尋找半導體、電池材料製程、軟體相關職位的各種被拒絕,讓我誤打誤撞找到了一個可以發揮和發展我材料和軟體專長的獨特工作。

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有什麼樣的好運或挑戰在等待我們,但我相信只要持續保持開放和謙遜的態度,盡力把握每個機會、做好自己能掌控的、並享受過程,這就是人生。

學習與經驗總結

  • 從履歷到面試全都是自我行銷
    整個找工作的過程,其實就跟找伴侶、找商業合夥人、找室友…是一樣的。你要找一個人加入你,每天跟你一起相處、工作,當然要找一個值得信任並且可以為團隊帶來價值的人。從投遞履歷、透過人脈介紹的那一瞬間起,你的一舉一動都在提供信號供對方參考(signaling)。你的履歷上寫了什麼、怎麼寫、字多大,背後都隱含了你這個人的思維,例如:你為什麼會提及你做過的XYZ專案?為什麼你會強調你做了ABC?面試時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對於過去專案的了解程度,對於專業領域的知識深度,都是在面試中面試官可以從中判斷你符不符合資格的機會。在寫履歷、準備自我介紹、準備簡報之前,好好想一想,你想要讓你的面試官接收到怎樣的訊號?

  • 善用你的人脈
    我曾經看過不明出處的數據統計,70 - 85%的工作是透過非正規管道找到的。透過人脈介紹可以最有效率地讓你進入面試的第一階段,例如:請實驗室指導教授介紹你去他的新創公司(創辦人的推薦有哪個員工敢拒絕?),或請學長或業界前輩幫你直接跨過HR介紹給招募新人的部門團隊。我也有同學是透過LinkedIn主動私訊不認識的校友或招募員,雖然我覺得女生好像比較男生更容易收到回覆(或者單純我討人厭)。總而言之,動用你所有的資源,發揮你的創意,幫自己創造機會。

  • 養成好習慣,適當時機展現積極性
    如果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我也不會在面試後想到還主動去了解隨機森林是什麼,也不會想到可以重新解題再寄信給面試官。展現積極性也要注意拿捏分寸,過與不及都會令人反感。

結語

經歷了漫長的八個月,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雖然過程中大部分的時間會感到焦慮或疲憊,甚至還要同時兼顧課業,但是我覺得我也學習到了很多,累積了不少的(被拒絕)經驗。

找工作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是一件耗費心力、甚至容易讓人感到焦慮的事情。畢業後找到好工作固然重要,我在念書期間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把學校當成就業補習班。在學校裡,有很多有趣的人和學習成長的機會,這些機會是在業界很難獲得的,畢竟公司就是營利組織,絕大多數的任務都是以營利為導向。在努力尋找未來目標的同時,也期許大家能夠活在當下,盡可能地在學校探索工作後不容易探索的事物。

更重要的是,努力找工作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除非你找不到工作會餓死在街頭,不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永遠還是最重要的。20+年的職涯本來就是場馬拉松,保持健康的心態,盡全力(就好)迎接各種挑戰,才是長久之計。


Kyle Lin
Written by Kyle Lin

A life-long student, nerd, and explorer.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