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溝通力!我在史丹佛商學院學到的三大策略溝通要點
你是否曾經在上台報告前緊張得六神無主?還是常常在報告完後發現大家根本沒聽懂、甚至沒在聽?
不用擔心,因為你不孤單!
為了幫助史丹佛的高材生們更有效地溝通表達,史丹佛商學院開設了一門名為策略溝通的核心要素(Essentials of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的課程,希望藉此讓學生在未來能取得更大的事業或學業上的成功。不論是pitch商業點子給創投、發表研究成果,還是在公司開會,這些溝通技巧都能讓你的報告或演講發揮更大的效用。
身為一個有清大商學院背景的學生,我對於史丹佛商學院當然也是相當感興趣!當年我煞費苦心,好不容易才以史丹佛工學院學生的身分,選修到了商學院的這門課程。真的不誇張,史丹佛商學院對於自家的學生特別愛護(也許是因為他們繳了很多學費),以至於其他科系的學生即使想旁聽或是選修商學院的課程,都要費一番功夫,事前做好功課、提早申請,才有機會踏進商學院的教室。
我非常幸運地,在碩士畢業前的最後一學期,選修了這門課程。在為期九週的課程中,兩位授課老師Matt Abrahams及Shawon Jackson除了講授演講的各種技巧以外,也要求每位學生都要上台報告三次:
- 第一次是在整間大講堂不使用投影片的演講
- 第二次是使用Zoom以及投影片的線上簡報
- 第三次則是在小間會議室不使用投影片的知識分享加上Q&A環節
在這些報告中,學生們得以實際運用課堂中學到的理論,並且在報告後接受評分以及自我檢討,發現自己的問題並改進。
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在這門課中我所學到最重要的三個概念。這些概念至今我還謹記在心,也不忘在求職面試或是工作上簡報時運用,提醒自己要讓所有聽眾都能夠充分了解我想表達的內容。廢話不多說,以下是三個重要概念。
1. 聽眾分析(Audience Analysis)
演講從你開始準備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聽眾分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驟,簡單來說,就是將你的內容針對這次演講的人事時地物客製化。
1-1 目標設立
在準備演講之前,你要想清楚你的目標為何,絕不能只用你舒服方便的方式、只講你想講的內容。準備演講內容和編排時,先問問自己:「你想要讓聽眾想什麼?感受什麼?做什麼?」
舉例來說,你今天要向潛在投資人做簡報,你想要他們…
- 覺得你的點子很好、團隊很棒(想)
- 對你感到信任、或是對這個機會感到FOMO(感受)
- 投資你(做)
再舉個例子,你今天要向面試官簡報你的相關經驗,你想要他們…
- 覺得你有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報告呈現有條理且易吸收(想)
- 感到輕鬆且有趣,從繁忙的工作中稍微獲得放鬆(感受)
- 錄取你(做)
1-2 聽眾背景
不同的聽眾具有不同的背景,背景又可分為個人與場合。
- 個人背景:聽眾本身的知識水平、興趣、專業領域
- 場合背景:聽眾對這次演講的預期、這次演講的情境與環境
如果是面向一般大眾,你要確保演講內容不會太艱深或是太領域專門,主題或舉的例子圍繞在大部分的聽眾都會感興趣的事物或是會遇到的問題。
如果是學術研討會報告,你可以預設聽眾對於這個領域都有相當紮實的基礎知識,他們前來聽講是希望獲得一些啟發,或是了解其他研究團隊遇到的問題及如何解決。
1-3 客製化
透過事前簡單卻明確的聽眾分析,你才能在挑選和編排演講內容時,針對這個獨一無二的報告和場合做調整。
做完了聽眾分析後,你也會更加了解聽眾對什麼樣的內容可能感興趣,因此你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精心設計你的演講框架。
2. 簡單清楚的框架(Presentation Framework)
2-1 引人入勝的開場
「你只有五秒鐘的時間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這是在溝通研究領域間經常流傳的一句話。如果你一開始就讓聽眾感興趣,他們有高機率認真聽下去。要如何才能做出引人入勝的開場呢?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這邊提供常見的幾種選項,如:一個故事、向聽眾提問、出乎意料的統計數據、邀請觀眾想像一個具體的場景、強而有力的一句引用等等。
舉例來說:
- 你是否曾經在上台報告前緊張得六神無主?還是常常在報告完後發現大家根本沒聽懂、甚至沒在聽?(提問開場)
- 「一年前,我在史丹佛商學院演講課上台分享我的故事,這是一個沒有小抄也沒有投影片的演講,我深怕在台上緊張忘詞,因此在上台前不斷地默背我的講稿。上台後,我如預期般將稿子一句句唸出來,眼看演講即將結束,我突然忘詞了。我面向觀眾,左顧右盼,腦中卻仍是片空白。本來低著頭的同學們這時也抬起頭來看著我,讓我更加緊張。就這樣,度過了極度安靜的十秒,腦中的開關終於接上,我若無其事地繼續我的演講。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為什麼你不該背稿演出。」(故事開場)
2-2 簡單明確的框架讓聽眾跟上
在你順利地用開場吸引聽眾注意力以後,可以參考一些簡單的框架,讓聽眾更輕鬆地跟上你的敘事邏輯,常見的框架有:
- 問題 - 解決方案 - 好處 (Problem-Solution-Benefits)
- 什麼 - 所以呢 - 再來呢 (What? So What? Now what?)
設計好了開場和架構後,我們來談談如何呈現。
3. 言語及非言語提示(Verbal/Non-Verbal Cues)
一個好的講者在台上演講時,他同時使用多達十種不同的媒介在和聽眾溝通。對!你沒聽錯,多達十種。這些不同的媒介,或稱提示,可以分為言語及非言語。
- 言語提示:聲調、語速、停頓、音量、用字
- 非言語提示:眼神接觸、手勢、肢體語言、臉部表情、移動
好的講者能夠活用言語及非言語提示呈現內容,同時確保自信、有說服力、及與聽眾連結。這部分只能意會,無法言傳。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多看一些受歡迎的TED演講、名人的畢業演說、受獎感言等等,並注意他們如何運用聲調的抑揚頓挫和適時的停頓,持續保持和聽眾的眼神接觸並適當的使用手勢和肢體讓你目不轉睛地繼續聽下去。
對於未經訓練的一般人,我建議可以先從簡單的部分開始,專注在聲調、語速、和眼神接觸。下次上台時,注意一下自己是否因為緊張,每次都是使用一貫的聲調和講話速度,也注意自己是不是因為緊張或害羞而不敢和聽眾有眼神接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開始調整後,你會發現大家聽你的報告時也會不一樣的反應。(希望是好的那種🙂)
*小技巧(請小心服用)
課堂中,老師提到一個他認為非常有效提升演講及報告能力的小技巧 — 錄下自己的演講。錄下自己的演講後,老師強調要看三遍。第一遍只聽聲音,第二遍只看影像,第三遍邊聽聲音邊看影像。透過這樣的方式,你可以更專注觀察自己演講聽起來如何?看起來如何?整體感受如何?
之所以提醒大家小心服用,是因為觀看自己演講時,心理會極度尷尬。但我想大部分的讀者應該都沒有那個動力去嘗試吧?如果你真的有心提升自己的表達力,不妨試試!
結語
演講是需要刻意練習的。
溝通能力是我在史丹佛最重要的收穫之一,現在希望與你分享並幫助你更自信地表達!
開始之前,先釐清你演講的目標、了解你的聽眾並客製化演講內容,設計引人入勝的開場和易於跟隨的框架,再活用言語及非言語提示充分呈現你的內容。
掌握以上三個重點,你也能成為厲害的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