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通往哪裡?把自己當新創經營

前情提要

兩週前,我在現職公司工作滿一年了(文章封面圖片是上班第一天我的座位),除了第一年的股票選擇權終於入袋之外(目前充其量只是壁紙),一切都還是正常運作,公司也沒有幫我開party(本來就不會),什麼事也沒發生。開始工作之後,時間過得飛快,去年花了八個月的時間奮力掙扎找到現在的工作好像也只是幾個月前的事(大概十二個月前)。雖然時間一轉眼就過去,回顧這一年,我發現自己在coding和software development上的確成長了許多,但總覺得對未來職涯沒什麼方向感。

上週在和幾個朋友固定舉行的讀書會上,朋友M拿出她在圖書館買的二手書跟大家炫耀,於是就被我借走了😆。這本書叫作The Startup of You(中文書名:第一次工作就該懂),作者是LinkedIn創辦人Reid Hoffman和他的快樂夥伴Ben Casnocha(書看了一半我都還不知道他是誰)。書的開頭才看了一些,我就覺得書中提出的概念很有意思。

永遠都是Day 1

書中在第一個緒論章節就提出了一個概念 — permanent beta,翻成中文大概就是永遠的測試版。作者的意思是,你的職涯或者你的人生,永遠不該有完成的一天。他也引用了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倡導的Day 1精神,意味著公司和員工時時刻刻都保持著好奇心、敏捷性、警覺性、和實驗精神,就像公司第一天創立時那樣。

Day 1 at Amazon headquarters in Seattle
在西雅圖亞馬遜總部學習Day 1精神的我(胡說八道)

雖然和本來的意思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我認為Day 1精神如果要應用到我的工作上,就是重拾對於工作的新鮮感,並且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保持覺察(mindful),重新檢視目前的做法有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人是很容易習慣的動物,工作了一陣子以後,就會養成各種習慣:遇到問題如何面對的習慣、跟同事合作如何分工的習慣、在家上班東摸摸西摸摸的習慣(在此嚴正聲明,我在家都非常認真上班,主管如果有看到這篇請放心),諸如此類。我認為這也是為甚麼美國公司喜歡聘用短期實習生,因為這些新血可以帶來新的想法,並協助重新審視公司現有的文化或工作流程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尋找自己的天職

除了對工作、人生的態度之外,作者也提到有關尋找自己的天職或歸屬。他們提出的框架有三個齒輪,分別是資產志向、和市場現實,尋找這三個齒輪互相連結之處,就是最適合你發展的地方。

  • 資產
    資產可以分為知識和能力等軟資產以及財富和財產等硬資產。在尋找你的天職時,需要考量你的競爭優勢,也就是你所擁有的各式資產。
  • 志向
    志向就是你的目標、願望、和願景,或者可以說是你的夢想。
  • 市場現實
    市場現實就是回歸經濟的本質,供需法則,或者說世界上有沒有這樣的需求。

其實看到這邊,我馬上想到的就是Ikigai,一個源自日本的概念,指的是能給予一個人生存意義的事物。Ikigai的概念也是在找尋四個不同條件的交集,這些條件分別是:你喜愛的你擅長的你可以依此賺錢的和這世界需要的

Ikigai
Ikigai - 尋找你的生活意義

簡單來說,當你能找到一件事情,是你具有競爭優勢、做得比別人好,又享受做這件事,還可以領錢去做,那這就是適合你的工作。

講了那麼多,那到底要怎麼才能找到自己的天職、歸屬、或Ikigai呢?我認為這邊就可以回到The Startup of You強調的新創思維。

像新創一樣探索

如果你是一間新創公司,這間公司有資產包含員工和硬體設施,有志向就是公司的願景,面對著市場現實就是要找到有人願意花錢買單的產品或服務,這就是你。如果說,世界著名的新創公司例如Facebook利用新創思維,例如矽谷常見的最小可行性產品思維(Minimal Viable Product, MVP),找到了公司的歸屬,那你我是不是也能運用同樣的方法和邏輯找到自己的歸屬呢?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

透過「假設-實驗-回饋」這樣的框架,不斷嘗試、尋找自己的Ikigai。就算過程中犯了錯或失敗,就像新創公司一樣,可以調整方向(pivot)重新再試一次。但要注意的是,決定可以分成兩種,單向門和雙向門。雙向門開錯了的話,可以走回來把門關上;單向門開錯了的話,可能就回不來了。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Jeff Bezos講單向門、雙向門決策

一切都是過程

最後我想用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提醒自己,「一切都是過程」,來自蛋堡的一首歌過程。在尋找Ikigai的路上,也是充滿意義的過程,還不知道答案的狀態也值得體驗和品味。

致謝

感謝問責好夥伴Andy提醒我把文章寫出來🙂


Kyle Lin
Written by Kyle Lin

A life-long student, nerd, and explorer.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